唐山有關藥食同源食材介紹
古代醫學家將中藥的“四性”、“五味”理論運用到食物之中,認為每種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這就是食物療法或飲食療法,
那么藥與食的“同源”關系又是怎么回事呢?大家知道,中醫治病主要的手段是中藥和針灸。中藥包括植物、動物和礦物,而可供人類飲食的食物,同樣來源于自然界的動物、植物及礦物,因此,中藥和食物的來源是相同的。有些東西,只能用來治病,就稱為藥物,有些東西只能作飲食之用,就稱為食物。但其中的大部分東西,是藥食兩用。比如橘子、粳米、赤小豆、龍眼肉、山楂、烏梅、核桃、杏仁、飴糖、花椒、小茴香、桂皮、砂仁、南瓜子、蜂蜜等等,它們既屬于中藥,有良好的治病療效。
純粹的藥物(即不能作為食物的藥物,以下簡稱藥物)與食物的共同點是:可以用來防治疾?。ㄊ澄锸欠衲苤尾∮袝r只是在于用量的多少以及使用的時機與配伍情況);不同點是:藥物的治療藥效強,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藥勁大”,用藥正確時,效果突出,而用藥不當時,容易出現較明顯的副作用;而食物的治療效果不及藥物那樣突出和迅速,配食不當,也不至于立刻產生不良的結果。但不可忽視的是,藥物雖然作用強但一般不會經常吃,食物雖然作用弱但天天都離不了。我們的日常飲食,除供應必需的物質外,還會因食物的性能作用或多或少的對身體平衡和生理功能產生有利或不利的影響,日積月累,從量變到質變,影響作用會非常明顯。
如有其他問題可隨時與我們聯系。